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?明明记得十年前,上课总是迟到的人是你,老同学们却说爱迟到的是另一个人?自己百分百肯定的事,却和所有人的记忆不同,或者说根本没有这件事发生,这种情况就被叫做曼德拉效应。
有人会奇怪,曼德拉不是一个人名,怎么会称为一种效应?因为这种效应确实和曼德拉有关。
出生于1918年的曼德拉,被称为“南非国父”,一生致力于反对种族歧视,为黑人争取权益,还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。1962年,曼德拉受到种族歧视政权迫害,被收押监禁,坐了27年牢。2013年,在他去世这年,引起了轩然。人们不是在惋惜这位种族斗争勇士的离去,而是奇怪,曼德拉不是在20世纪80年代就死了吗?
原来,早在2010年,网友菲奥娜就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,说曼德拉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死在监狱里,她清楚的记得自己看过相关的媒体报道。
无独有偶,不仅仅是菲奥娜,许多网友也纷纷留言,说自己和菲奥娜一样,记得曼德拉已经死了20来年了,曼德拉怎么可能是在2013年去世的?菲奥娜不认为是自己记错了,她认为这个世界有多个平行宇宙,她记忆里是另一个宇宙里曼德拉死了,两个平行宇宙的记忆交叉。
也有人说,这种情况是记忆被人篡改或者是虚妄症,才到导致人们的记忆和实际情况出现偏差,实际上,在我们的生活中,曼德拉效应”屡见不鲜。
问起400年前,发表了日心说的哥白尼是怎么死的,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一个答案,被烧死的。实际上呢?哥白尼是老死的,死于1543年,活了70年。
再举一个例子,电视剧《还珠格格》有一句经常被拿来开玩笑的台词:“皇上,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?”大家都觉得没问题吧,但这句话原本的台词是:“皇上,您还记得大明湖边的夏雨荷吗?”
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字的差别,却让大多数人的记忆和事实出现了偏差,这是我们记忆不好,还是出现了什么其他问题呢?为什么会发生曼德拉效应呢?
最常见间的解释就是记忆被篡改,那么被篡改的原因是什么?真的有人对我们的大脑动了手脚吗?显然不是的。
第一个原因,是来自网络媒体的虚假信息。像“大明湖畔”的例子就是很明显的以讹传讹,明明电视据上的版本是“大明湖边”,由于网友或媒体的口误或故意篡改,让真信息被假信息覆盖。
第二个原因,有可能是自行记忆混乱。误以为曼德拉死了20多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
究其原因,很可能是1989年,曼德拉被释放,新闻铺天盖地的大肆宣传他的英雄事迹,群众一时间对他特别崇拜,等热度褪去,人们没有得到太多曼德拉的生活的消息,就以为他死了。
第三个原因是有些人的记忆是靠猜测而形成的,并没有证据。比如哥白尼被烧死这件事,一提到哥白尼,很多人就会联想到他被架在十字架上,被火烧的图片,猜测他被烧死了,其实那只是一张图片,并不是事实。人们没有多加考证,也没有去搜索相关资料,想当然的认为他是被烧死的。
生活中,人们偶然做某件事的时候,明明没有经历过,却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,这就是海马效应,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。在面对新环境时,人体的大脑会自动去搜索匹配,和我们记忆中类似的场景。脑海中的场景会和现实中的实际场景契合度非常高时,两者就会相融合,被大脑判断当前的场景曾经发生过。
据统计,2/3的人都曾体验过海马效应,年纪越轻,发生这种似曾相识的几率就更高,随着年龄的增长,海马效应会逐渐消失。
除了年龄会影响海马效应外,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,当一个人的旅行经验丰富,接收过许多信息或者是想象力很丰富,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他们身上会表现的更加强烈,特别是小说家或经常阅读小说的书迷,通常他们会因为把自己代入小说的情节,而经常出现海马效应。
多元宇宙指得除了我们生存的宇宙外,还同时存在另一个或几个跟我们高度相似的宇宙世界。
最早提出多元宇宙概念的是艾萨克·牛顿,在他的著作《OpTikes(1704)》中曾说道,
“由于空间在无穷远处是可分的,物质不一定在所有地方都是可分的,所以也可以允许上帝创造出大小和数字的物质粒子,并且可以创造出若干比例的空间,也可能具有不同密度和力的物质粒子,从而改变自然法则,并在宇宙的多个部分制造出几种不同的世界。”
多元宇宙世界里存在两个或多个人物关系,生态环境,科技发展几乎是一摸一样,由于某种无法解释的原因,a宇宙的我和b宇宙的我记忆发生的混乱,把b宇宙发生的事件代入到了a宇宙。
关于多元宇宙,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薛定谔的猫了。把一只猫放在盒子里,在打开盒子之前,存在两只猫。有一只猫死了,原子衰变,在我们看不到的世界;有一只猫活着,原子未衰变,在我们现在存在的这个世界里。
也就是说曼德拉在这个世界是死于2013年,但在另一个世界可能是死于20世纪80年代,这就是多元宇宙对曼德拉效应的解释。
如今,曼德拉效应出现的原因到底是记忆被篡改还是多元宇宙,还没有一个定论,未来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正确答案。